书书屋 - 言情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7

分卷阅读187

    薛宝琴很清楚,贾母的名声并不是很好,而打她进京到现在梅家也不曾派人来问问她在贾家好不好。由此可见,她就是陪嫁上金山银山,梅家也不会多看重她。既然这样,她就用自己的嫁妆给自己铺路,只要搭上了贾琰的路子,哪怕她的陪嫁最后只剩下三五千银子,只要这层关系在,只要贾琰身边有她的位子,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幼年就跟着父亲走过许多地方的薛宝琴,在某些事情上是很有魄力的。

贾琰定定地看了她好一会儿,这才道:

“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知道。”

贾琰又问:“你可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治理黄河。”

贾琰道:“那我就跟你说实话,朝廷每年拨款二百万两银子,能够做的,也不过是修修河堤之类的事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实都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而我这个计划,治的是本。这一旦开工,一年需要调度的钱粮就高达一万万两银子。你可明白?”

薛宝琴都傻眼了。

她原以为贾琰要做的,不过又是一个河工。而朝廷每年在河工上的拨款差不多就是二百万两银子。她原以为,拼将十万两白银,能够在贾琰面前卖个好儿,搭上贾琰的路子,给哥哥搏一个前程,都有在里面了。

她哪里想过,那是一万万两银子!

即便是她,出生于珍珠如泥金如铁的薛家的她,也不敢说,她见过谁家有这么多的时候钱粮。

不,更准确地说,谁家有这么多的钱粮,只怕早就被上面盯上,准备抄家了吧?

薛宝琴不是那等对世事一无所知的女子,相反,薛家作为商人圈子的一份子,薛宝琴可是非常清楚的,那些盐商们之所以拿金叶子往河里面丢,除了炫富、讨小妾欢心之外,还因为他们已经成了待宰的肥羊,因此才会疯狂的糟蹋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因为他们看不到明天在哪里。

太过震惊之下,薛宝琴的脑子一片空白,连思考的能力都被剥夺了。

比之薛宝琴,林黛玉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调度两个字。调度一万万两白银的钱粮和拨款一万万两白银的钱粮,这是两个概念。

只见林黛玉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方道:“二jiejie,您要做的事儿可不是一家一人能做的。”

贾琰笑道:“不错,我曾经怨恨过自己身为女子,一辈子也不过是从一个四角的院子到另一个四角的院子。不过,现在我很庆幸我是个女子,因此,换了别人来做肯定是困难重重。而我是皇妃,因此只要能够说服万岁,即便需要绕点路,难度依旧要降低很多。”

林黛玉道:“二jiejie这是已经有了通盘的考量?”

贾琰道:“按照我的法子治理河道,内容也不过一个,就是沿着那些旧河道古河道往下挖。”

薛宝琴这才回过神,却又忍不住问道:

“沿着旧河道和古河道往下挖?”

“对”贾琰道,“其实清理河道最担心的,还是渗水。如果在别的地方挖河道,那河水就会渗下去,本来应该在地面上流淌的河流就会顺着地下暗河往地下去了。这也是传说里隋炀帝修大运河的时候用青石板铺河道,还用了三合土的缘故。就是因为渗水的问题。而在古河道旧河道上修河道,下面就是数百年前上千年前的古河道,淤积了无数年的淤泥。自然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使费的话,也会俭省许多。”

昔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时候就考虑过渗水的问题,因此才会用青石板和三合土。

贾琰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把那些已经成为陆地的古河道挖开,这是一个法子,还有一个法子,那就是学隋炀帝。当然,青石板的费用比较高,她可以用水泥板代替。水泥方子已经给了皇帝了,沙子可以从黄河里就地取材,差的也不过是铁矿渣和粘土而已。

第138章

贾琰正极不负责任地打算拿水泥作为游说皇帝的借口推动黄河清淤、治理计划,不想林黛玉跟她想到一块儿去了。

不止贾琰知道大运河的事儿,林黛玉也清楚。她手里有本杂记,上头还有先人的注解。

林黛玉微微凝眸便已想到了:“二jiejie可记得,昔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时候就用过青石板铺设河道。二jiejie也打算用青石板吗?还是说,二jiejie打算用仿制的石板?”

原著里的大观园是拆了贾赦的东大院并且把东大院的假山湖石移过来,这才减了一大笔开支。而如今的大观园,既然贾琰有了话,不许动东大院,自然,东大院的假山太湖石自然也不可能动。因此,现在的大观园里面的太湖石都是从宣徽府的铺子作坊里面出的仿制品,主要的原材料自然就是水泥。

而林黛玉说的仿制的石板,自然指的就是贾琰设想中的水泥板。

虽然一直在守孝,但是林黛玉也不是那等一无所知或者是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女孩。

贾琰先是一愣,最后还是决定跟林黛玉说实话:“林meimei,我承认,这园子里用的太湖石都是仿制的,用的是我献给万岁的方子。但是,这个方子的仿制出来的石板并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因此,说不定日后还是会用到青石板,还有三合土。”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才是好东西。没有经过检验的,始终要打个问号。

林黛玉立刻摇头了:“可是二jiejie,你可想过,若是用青石板和三合土,那花费就高了。万岁不会准的。”

这也是隋炀帝用一个王朝换来的血淋淋的教训。

无数的古人都用诗词文章标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可是,三合土最重要的原料却是糯米。如今中原连年灾荒,百姓们都吃不饱了,哪里来的那么多糯米用在黄河上?

贾琰道:“若是按照隋炀帝的法子,也无非是采石还有三合土两样罢了。采石,一般用的是囚犯。数量不够,才会征用民夫。不过我打算用俘虏。至于三合土,中原也许没有这么多,但是不等于海外就没有了。”

没错,治理黄河不过是贾琰给自己规划的未来三大事项中的一样而已。

陆地上的平定四方,海上疆域的拓展,还有治理黄河,三大块,相辅相成。

采石的人手不够怎么办?去番邦抢!

国内的糯米不够怎么办?去海外找!

贾琰可是细细地盘算过,光这个准备工作就要准备上十年。

至于皇帝会不会点头——别蠢了,皇帝都已经把红薯纳入赋税系统了。

因为连年灾荒,导致国家粮食储备低于警戒线,这才使得户部尚书顾之章上书皇帝,要求把红薯纳入赋税体系。以前百姓们不种红薯是因为红薯不能纳税,而赋税则是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