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言情小说 - 二人森林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9

分卷阅读229

    物倒入一半,再在模子边缘预留的细槽中放入九片铁皮薄片,再倒入剩下的混合泥浆,这九片铁皮大小形状完全一致,上方有个凸起的地方,钻着孔,一条木杆穿过九个孔,出模时提起木杆,所有铁皮就出来了,打开木箱,四面轻轻敲击,再从侧面取出木箱中的三根横木桩,就一次做成十块空心砖了。

不过,看着容易做着难。萨沙实践了好多次,才掌握了诀窍,不然做出的砖不是缺角就是有气泡。

人家教他的时候这么用心,他也不好意思不认真教人家。

再说了,他做的那些陶胚是快晾干了,可是还没烧呢!

烧陶烧陶,烧和陶哪样工序也不能少啊。

于是萨沙教何田易弦夯土时,也像何田教他那样,先讲理论,讲再解工具怎么用,怎么制作,然后陪着他们做了一套夯土工具,再一起取材。

取材这个稍微容易些,易弦挖水池时那一大堆土至今还没用完呢。

三合土,是黏土,掺和沙粒,石灰,必要时再加上些其他的东西,然后按比例掺上水,经过敲打夯实的。

在泥土里加上铡成小段的麦秸秆或者干草,也是可以的。

据说从前有些讲究的夯土建筑,比如城墙,掺水搅和的时候还要加入米浆,认为这样可以使城墙更加坚固。

有些古建筑确实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时光还存留着遗迹,但是墙里面有没有放米浆就无法验证了。

还有一种建夯土房子或者说土房子的方法就比较取巧了。

准备一些大小相同的麻袋,里面装上沙子泥土,盖房子时把沙袋像砖块一样一层一层垒起来,然后糊上厚厚一层泥浆,就成了。

这种方法也不是不能建出更坚固的房子,只要用木头柱子或是竹子插在沙袋之间,同样能起到加固的作用。这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快。需要事先准备的材料就一样:麻袋。

用夯土或是泥巴建房子有个别的材料难以比拟的优点,就是房子的形状完全不受限制。

萨沙为了不跌份,在开始授课前还认真做了讲义,在何田给他的笔记本上画了不少图。

图中的房子真是五花八门,想象力有多大,房子的样子就能有多奇葩,圆顶的尖顶的根本排不上号了,见过蜗牛型的房子么?胡萝卜型的呢?

萨沙总结,“我觉得过去的寺庙里的泥塑神像,和盖泥巴房子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先用结实的材料,比如铁丝、竹子、木头搭个架子,再糊上泥巴,最后做表面装饰。”

学术交流之后,大家开始了实践。

萨沙绝不是个笨人,看他用来夯土的工具就知道。

原始的夯土工具其实很简单,就是大木锤,把混合好的泥土反复敲打,逐渐成型,然后晾干了,就能当砖用了。

萨沙的工具可是半自动化的。

这工具分成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个木头架子,可以调节宽度,木架下面有个木头叶轮,木架一半放在流水中,水流推动叶轮,皮带就能不断转动轮轴。夯土机的另一部分就是夯土用的槽了。

把混合好的泥浆放进木槽,水流推动叶轮,叶轮带动轮轴,轮轴快速转动,木槽上方的大木锤就会不断砸下来,敲在木槽里的泥浆上。

这个机器,像是个缩小了的舂米机。不过,村中磨坊里用的舂米机有一大排木柱和木槽,萨沙这机器只有一个。

何田和易弦经过这几个月的磨练,木工活儿的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夯土机。木槽什么的都是现成的,重点是叶轮和转轴。

有材料有工具,掌握了方法,夯土并不是太难的技术。但和任何技术一样,想要掌握,都得多练习。

萨沙老师带着两位学员制作出的夯土砖摆满了屋子前后的空地,等待晾干。

晾晒夯土砖的时候还要考虑阳光,不能让砖块表面干得太快,不然砖块很有可能裂。这时就得用草帘子盖住砖块。

如果天气非常热,或者风很大,还得在草帘子上洒些水,保持湿润。

据萨沙说,熟练掌握这门技术后,一个人一天可以做出六百多块砖。

夯土也可以用更大的模具。比如墙体模具。

什么叫墙体模具呢?就是用木板搭一个空心墙,然后把混好的泥浆倒进去,夯打之后,等土干了,拆掉模具,墙体就做好了。

这一招在盖房子时尤其管用。

把混好的泥浆倒进去,夯打之后,等一会儿,拆掉模具,墙体就做好了。

陶胚晒干后,何田郑重地带着萨沙在陶窑前摆了个小桌子,桌上放上小盘子,盘里装着沙土和三个锥形香丸,一脸严肃地焚香祷告。

这个仪式让萨沙心生敬畏。

毕竟,封窑之后会发生什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烧出一窑漂亮的陶器,还是一窑碎陶片,在这个时代,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块松动的窑砖,都会造成令人失望的后果。

接下来的每个步骤都很关键。

何田先教萨沙然后把要烧的陶胚放在窑里,怎么在陶胚和架子之间放柴火,多大的木头块合适,全都要考虑到火和气流的走势,这个,只能凭想象力和经验了。

放好陶胚和柴火之后,开火。

这之后,何田依赖的工具只有这几样,用来挑开遮着炉口铁板的铁钎子;投木柴用的铁铲;一个陈旧的皮质手动鼓风器,长得像个尖嘴的手风琴;再就是劈木柴的小斧头了。

除此之外,她只能依赖自己的眼睛。

炉火的温度达到时,拉开铁板,能看到十分明亮的橙黄色,这个颜色越浅,炉子里的温度越高。

就想她之前所说的,只要炉子还在烧着,就要不停地加柴,加柴,加柴,一丝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最初的两天,是何田和易弦轮换守护,萨沙旁观学习,等萨沙稍微上手了,每天夜里会让他轮守两三个小时。

何田在窑炉前面搭了个临时的窝棚,几乎白天黑夜都守在窑前。

这炉陶器的成功与否,在她看来,比以往的都重要。这可是和她的信誉有关的呀。

他们的一日三餐,全是易弦来料理。

之前何田准备了好多燕麦面包,易弦有时会炖一锅rou汤,有菜有rou,放在小陶罐里提过来,掰一块面包蘸着汤吃,或者是做成夹着苹果片和乳酪的三明治、黄瓜鸡蛋美乃滋酱三明治。

苹果这种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