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屋 - 言情小说 - 古代农家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49

分卷阅读749

    了粒,被宋庄头几人用箩筐都装到了一边,等着称重。

州衙户部的胥吏也在旁边等着了。一会儿他们要看称和记录稻谷的重量。

杜锦宁看差不多了,反正人手都是够的,那边割禾脱粒,这边称着,互相也不耽搁。

她便问道:“金公公、吴大人,咱们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开始吧。”吴尚书从小兀子上站了起来。

庄子上的人收割,他们还可以让下人端个小兀子坐在阴凉处,称重就不行了,需得到太阳底下晒着站着,亲眼看着称,以免出差错。

毕竟领的是皇差,不能有半点差池。

杜锦宁一声令下,特意抽出来的四个庄稼汉便把一个个箩筐都挂到称上,户部的胥吏在称杆上滑动秤砣,很快读出了重量,另两个胥吏就在纸上记录数据。

为了节省时间,两杆称同时进行。金公公与吴尚书一人监督一杆称,看看户部的胥吏报数是否有误;关嘉天与陶华晖两人则监督记数的两个胥吏。

称完重量的装满稻谷的箩筐,被人挑到晒谷场上去倾晒,再把空箩筐挑回来,一会儿还要称重,扣除空箩筐的重量。

一个个箩筐被放上称再放下挑走;另一边,收割、脱粒、装筐同时进行,一个个装满稻谷的箩筐被送来,大家都紧张忙碌,却井然有序,不到半个时辰,这一亩田地的稻谷就收割完毕称重好了。

空箩筐的重量称出来后,吴尚书用手帕抹了一把汗,道:“好了,算一算看亩产有多少。”

两个胥吏顿时“噼噼啪啪”把算盘打得飞快,计算完毕后又重新算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两者相加,最后报出一个数据:“五石三十九斤。”

大家一听,震惊之余,都笑得合不拢嘴。

吴尚书对杜锦宁赞道:“杜大人,了不起啊。这还是下田呢,要是上田,不得比这里多出一石有余。”

杜锦宁点点头:“应该差不多。”

当初袁隆平是慢慢摸索,从最初的杂交水稻研究到超级杂交水稻,有一个过程。而她把理论直接拿来用,直接奔超级杂交水稻去的。这产量也在她的预料之中。如果化肥农药能跟上,产量会更高。

这块田,是去年种玉米的旱地经水利改良而成的,能有这样的产量,她已经很满意了。

金公公与吴尚书去年来过,还亲自到这里来掰过玉米,倒也记得这块田。看到杜锦宁做的水利工程,把旱地改良成了水田,而且还获得了这样的高产,两人心里也是相当震撼。

“说起来,去年咱家带回去的玉米,皇上、太后娘娘和长公主殿下都特别喜欢。”金公公道。

杜锦宁笑道:“皇上的赏赐我也收到了,多谢金公公的美言。”

去年赵晤吃着玉米感觉味道好,又知道这东西容易种,今年已经叫人在御田里种了玉米,所以今年不需要金公公再在她这里带玉米回去了。

赵晤不光让人在御田里种,听到杜锦宁及齐伯昆说这东西的好处后,也下令让耕地少,土地贫瘠的地方种植玉米了。种子也不难获得,直接让这些省州县用粮食跟桂省换。

也因为这个,赵晤给杜锦宁赏了些金银绸缎,并许诺在她的功劳簿上记上一功。

“走吧,咱们去中田。”吴尚书道。

有了土质最差的下田下底,他对中田和上田的产量更加好奇了。

☆、第七百七十七章大捷

“七石七十三斤。”

“八石六十五斤。”

随着中等田和上等田的亩产量一个个报出,吴尚书激动不已。尤其是上等田的亩产报出来的时候,他捧着一捧稻谷,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跪倒田地里,老泪纵横。

他在工部呆了二十几年,一心想的就是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尤其是遇上灾年荒年,户部的官员无粮可放,承受着皇帝和民间悲惨景象的双重压力,又转过来向工部施压的时候,他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是别的官员感受不到的。

亩产七石啊,这是什么概念?以往大宋的亩产只有两石,足足翻了三四番啊,而且这还只是一季稻谷的产量!

杜锦宁去年就已证实江南地区一年能种两季稻谷。一亩田地,一季七石,两季的产量就是十四石,是以前亩产两石的七倍。

七倍!

七倍啊!

能让粮食产量翻上一倍,都是吴尚书的梦想。可现在,杜锦宁却用事实告诉他,粮食产量能翻上七倍。

从此,大宋再也没有饿殍,百姓也不怕灾荒年景。他们能丰衣足食,吃饱饭已不再是梦想。天下无饥,这不再是文人笔下描绘的美景,而成了现实。

吴尚书放下稻谷,起身走到杜锦宁面前,深深作了一揖。他本想说一些感谢的话,可眼泪还在流,所有的一切都哽在喉咙里,让他说不出话来。

“哎,吴大人,您这是做什么?快别这样。”杜锦宁扶起他。

金公公用袖子民抹了一把泪,哑着嗓子道:“杜大人……功德无量啊!”

想当年,他就是家乡遇上灾年,无法活下去,父母都饿死了,他凭着父母省给他的那一口吃的,支撑着逃荒到了京城,却因年小无以谋生,无奈之下进宫做了太监。

要是杜锦宁早生二三十年,研究出了这样高产的稻种,他还用做无根之人吗?他有可能在家乡娶妻生子,奉养父母,过着其乐融融的日子。

“咱家回京,定向皇上为杜大人请功。”他鼻音nongnong地道。

“吴某也是。”吴尚书吸了吸鼻子,“吴某会竭尽全力,为杜大人请功。”

关嘉天和陶华晖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里也含着泪花,对于金公公和吴尚书为杜锦宁请功的话没有一丝嫉妒。

他们都是从县令这种最基层的官员做起的,最是知道民间疾苦。看着那些人挣扎在生死线上,吃了上顿没下顿,身为父母官,他们感同身受。

所以吴尚书与金公公的激动,他们最能理解;杜锦宁得到再多的赞誉,他们觉得都不为过。

此举,功德无量!

为防万一,一行人不顾天气炎热,又choucha了几块田地,得到的亩产数相差无几。

此时已到了中午,吴尚书匆匆写了奏折,问关嘉天要了一个通关公验,递给随行而来的官员:“派人快马加鞭,往京中传捷报。”

他觉得,高产量新稻种研制成功,不亚于打了一场大胜仗,甚至比大胜仗的意义还要重大。毕竟胜仗只是一时,而粮食产量的增加,却是千秋万代都受益的事,它能提升整个大宋的综合实力,有着非同一般的重大意义。不用传捷报的方式向皇上报喜,是他这个工部尚书的失职。

杜锦宁见状,走到一边,将宋庄头叫来吩咐:“停止收割。何时再收割稻谷,听我命令。”